當前位置:久久小說 > 其他小說 > 大南宮 > 第一百一十六章 緣由
 你可能喜歡:    軟骨頭      海賊王之雙性戀女王      趨吉避凶,從天師府開始      高武紀元      苟道不死      斗破:開局綁定蕭薰兒,十倍反饋      大千世界之通天炎武      轉生為史萊姆      巫師種田指南      嬌珠映玉      人道大聖  

第一百一十六章 緣由

<<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>>

    &收?」楊子訣微頓。

    霍元獻說:「不錯。因為鹽的定價,與當年的糧價息息相關。正常年份,是一石米換一斗鹽,因為今年江州糧食收成十分好,所以導致糧食比往年有所貶值。若是鹽產量跟得上,倒也沒多大影響,但今年食鹽的產量偏偏不足。此消彼長之下,導致需要以三石米才能換到一斗鹽。這也就加速了鹽價的飛漲。」

    豫寧郡的郡太守這時也補充道:「正是如此。尤其是像豫寧郡這樣,沒有礦井鹽,只能完全靠外運吃鹽的郡縣,鹽價上漲就更為明顯。今年當地百姓納糧換回的鹽,不足往年,便心生不滿。尤其是一些刁民,那可是一口虧也不肯吃的。他們才不管什麼貶值不貶值,他們只認準死理兒,往年交多少就該換多少,那是一個子兒也不肯多掏。這道理官府解釋了,他們也不懂。還四處宣揚,是當地官員私吞了他們的鹽稅。」

    &們也想多換些鹽磚來,奈何今年江州鹽產量控制嚴苛。鹽場也得全面考慮各郡縣的鹽量分配。不是我們想換多少,就能換多少的。等那些刁民見官府不肯多給鹽,而鹽商們又不往內陸來了。便認為這是官府勾結鹽商仗勢欺人,惱怒之下,這才發起了襲船事件。」

    若不是親臨江州,聽到當地官員們的這番解釋,恐怕遠在金陵的他們,根本不會想到,江州斷鹽的背後,竟然還有這樣的緣由。

    此前巡查團,包括皇帝和朝臣們的懷疑,幾乎全然錯了方向。

    東陽王的濫徵稅,江州的糧食豐收,這兩件早就為人所知的事件,卻怎麼也讓人聯想不到豫寧郡的斷鹽案上去。

    民間百姓會認字的都少,他們當然不懂得什麼經濟規律。

    但楊子訣卻顯然是聽得明白。

    他慎重的沉思良久:「這麼說,豫寧郡並不是因為官府,而完全斷鹽?」

    郡太守趕緊答道:「當然不是。雖然數量短缺,但絕不敢完全斷鹽。否則那些百姓又怎麼可能在當地襲擊到運鹽的官船?」

    楊子訣又問:「那換回的鹽磚可有合理分配?」

    &是按照納多少糧,換多少鹽來的。一些人早瞧出鹽價會漲,所以提早交了更多的糧食,自然換得就多。而另有一些人就不肯多交。最後鹽價飛漲時,他們就又叫囂着,是官員勾結地方豪紳,囤積居奇,售二道鹽。這真是有理也說不清。」

    郡太守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楊子訣問:「當地換鹽分鹽時的帳目,可在?」

    楊子訣沒有清查整個江州鹽運公帳的權限。但就單查豫寧郡,還是理所當然。

    郡太守道:「在。今年豫寧郡的鹽磚總量、分配到哪家哪戶、鹽船何時進出等,都詳細記錄在冊。下官一併帶來了,請殿下審閱。」

    一卷厚厚的賬本,從郡太守手中恭敬呈上。微微捲起的頁腳,泛着黃。

    白紙黑字,往往才是最有信服力的證據。

    這一卷賬本十分重要。他們所說是否是事實,最終都會在這些文字中,得到印證。

    同樣,若是有了破綻,這些文字也會成為那摸瓜的藤蔓。


    郡太守從案前退回時,無意間看了霍元獻一眼。喉頭咽了一口唾沫。

    這厚厚的一卷公帳自然需要下來仔細核實。楊子訣雖然還沒有細看,但他心底已經有了些判斷。

    至少現在看來,霍元獻和郡太守的解釋不是空穴來風。

    江州大面積的缺鹽,是因為群起貪腐,還是因為外界大環境影響。

    他更傾向於後者。

    因為若是群起貪腐,可想而知涉案官員之多,範圍之廣。這樣隱秘性就不高,所以反而可能性更小。

    而霍元獻和郡太守的兩點理由,更加合理的解釋了許多現象。

    譬如為何今年江州的鹽商驟減。為何一直平緩增長的鹽價,會集中在七八月秋收時,陡然飆升。

    這都符合物價的浮動規律。

    楊子訣精讀許多治國之策,但當真正面對時,才發現,自己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入。

    他的心思全然放在了人為因素上,竟是一絲半點也沒察覺到客觀原因可能造成的連鎖反應。

    楊子訣隨手翻了翻賬本,便遞給戴長玉和朱成簡。

    接下來更多的是需要他們去核對。他自己已然信了大半。

    楊子訣認真說道:「沒想到看上去風調雨順的一年,也會有嚴峻的一面。」

    霍元獻答道:「下官早已說過,地方治理,不是表面看來的那麼簡單,有時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。這跟行軍打仗是一樣的,前方後方都得考慮全面,着實不易。就像今年江州鹽運,雖然一早就料到可能的缺鹽狀況,讓數個鹽場晝夜不停的加產。各個郡縣儘量合理配給。但仍然有顧及不周之處。」

    郡太守苦着臉道:「二殿下,不瞞您說。每逢七八月,地方官員們都忙得一塌糊塗。最後勞神費力不說,對上,恐朝廷怪罪瀆職,對下還得背上一腔民怨。真是兩頭不討好,下官們也真是有苦沒地兒訴啊。」

    此言一出,引出其他幾處郡太守的共鳴:「是啊是啊。皇上讓我們愛民如身,戶部需要我們按章法辦,而民眾那裏呢,總有些挑事無賴之徒。這官民矛盾,可真不是好化解的。有時候他們的一句造謠,就可能毀了一地縣官的聲譽。現在當地的官員選拔、晉升,又全靠鄉里評議。名聲好壞,可關係到一位官員的前程。不能開罪百姓,又得遵着朝廷的規矩來辦,真是難啊……」

    楊子訣認真聆聽着這些地方官的話。他們沒有當眾邀功,反而是訴起苦來。

    下屬們奏報往往是七分邀功,三分訴苦,半真半假罷了。作為上位者,這種話,楊子訣並不陌生。

    但他仍然說:「諸位大人的確辛苦,你們放心,對於真正的良臣,朝廷絕不會讓他受冤屈。若是查明是有人造謠生事,我也不會允許

    我朝官員的威嚴,被謠言挾持。」

    江州的官員們,當即欣然跪奏:「殿下英明,臣等敬服。」



  
相關:    輪迴樂園  重生之時代先鋒  真實的克蘇魯跑團遊戲  妙手回春  都市之兵王歸來  
<<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>>
添加書籤
搜"大南宮"
360搜"大南宮"
語言選擇